今天,你抢菜了吗?
朋友圈看到两张图,一张绿油油的,满满一冰箱青菜;一张白花花的,全都是烧饼。
看到两张图的朋友都很好奇,这两家人如果不是开饭馆的,今后这段时间的菜谱该怎么安排?
听朋友说,有人在盒马下了一个大订单,“40袋米,20包榨菜……”
觉得这个订单有点不科学啊,一包榨菜配两袋米,艰苦气息有点浓郁。
其实西安人“抢菜、抢米”动作还不算快。温州粮食局1月26号发布公告,耐心说服“储备够市民半年之需,请合理采购,以防久放变质……”
今天这场景并不陌生。2011年3月,日本福岛核泄漏,不知怎么在国内突然刮起一股“抢盐风”,先是有人说海水受到核污染,食盐供应要出问题,后来又有人说碘盐可以防辐射。
传言从沿海城市蔓延过来,于是,西安超市里货架上的盐瞬间被抢空了。可能因为酱油是咸的,也被抢空了。然后,醋也被抢空了,原因不明。
记得当时让己南去西安盐业仓库看看,不久后他打回电话,西安盐业仓库里的盐堆得跟山一样,就是运不出来。因为,“抢盐”的车把西安盐业仓库门口的路堵死了。
第二天,货架上又堆满了盐,再被抢空;再堆满,又抢空;再堆满,然后,就没人抢了……
还好,盐不是米,久放也不容易变质。只是身为一年用不了一袋盐的人,有点关心,当年一口气“抢”了几十袋甚至上百袋盐的朋友,那些盐,现在吃完了么?
太阳底下,没有新鲜事。
美国有个主持《今夜秀》的节目主持人,特别有号召力,应该是比今天的李佳琦厉害很多。这位老兄可能是想测试下自己的影响力,有天晚上在节目里突发奇想说,“你们知道什么正逐渐从超市的货架上消失吗?是卫生纸。美国即将出现卫生纸大短缺。”
第二天,美国各大超市的卫生纸都被抢完了。超市限购,不但无济于事,人们反倒更相信“卫生纸短缺危机”是真的。
主持人在节目里道歉,解释自己在开玩笑,但并不管用。只要有卫生纸上架,立刻会被人抢购囤积。
这场“卫生纸短缺危机”持续了三周才告终结。
人们为什么会去抢菜、抢米、抢盐,甚至抢卫生纸?
经济学家一直在假设每个人都是“理性的经济人”。那么,跟风抢购的人们是理性,还是非理性的?
抢购的人,多半会认为自己是理性的,原因很简单,不抢就没了,别人抢了就没自己的了,别人抢了有得用,自己不抢没得用。
至于为什么抢,也很清楚啊。大家都去抢购本身就说明有问题啊。没问题谁去抢呢,“傻啊,钱不是自己的?”
至于背后的问题或原因是什么。当然有原因啊,比如那个谁谁谁说了啥,还有这个数字那个数字说明了啥啥啥,以及,“你没看谁谁那个报道么?”甚至还可能神秘私聊你,我朋友在哪儿哪儿哪儿,他说啊,情况是这个样子滴……
其实,人们其实并不在乎谁说了什么,每个人都只听见自己想听的那些事。
抢购行为的背后,真的是蛮复杂的心理机制和社会机制。
所谓心理机制,是个令人尴尬的事实。
“我们的原始祖先99.9%的进化都是在非洲大草原以及地球上的其他地区完成的,他们以狩猎和采集为生。人类的身体适应的是远古环境,尽管我们生活在21世纪,但却拥有石器时代的大脑。这也就意味着人类的身体无法适应最近一万年间出现的任何事物。”
这段话意思是说,社会越来越复杂,但人类的大脑并没有跟上社会和技术进化的节奏。在面对很多问题,尤其是压力巨大的突发问题的时候,人类多数还是听从“动物大脑”的本能行事。
而“动物大脑”两大本能是“模仿”和“自利优先”。所以,抢购行为其实都是模仿。至于动机和原因,只是行动之后为自己找的说法而已。
有危机事件,必有恐慌。
信息供应少了,会因不足而恐慌;信息供应多了,会因过度而恐慌。
有网友评价说,“疫情比电视里的重,比微博上、微信群里的轻。个人的悲惨遭遇放在平时只是个人的,放在重大疫情时期就会被放大成群体的。”
最近有篇网帖挺火,《真相本身不造成恐慌,真相的缺席才令人恐慌》,文中说,“真相不是稳定的敌人,而是稳定的催生剂。因为真相是解决问题的钥匙,从这个角度来说,真相的本身比稳定更重要。”
在外部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,人们期待获得笃定而准确的信息,称之为“真相”。
但真相永不可得,我说的不仅仅是防控的决策和执行过程的真相。就连不考虑行政色彩的纯医学和纯科学的范畴,不管是为防控提供重要决策支持的钟南山,一线救助的医生团体,还是在实验室里抓紧研究病毒的科学家,得到的数据都是非常有限的,判断也都是基于有限数据做出的。
王立铭在《新型冠状病毒的来龙去脉》一文中做出委婉批评,指出某些当前对疫情和病毒的研究成果首发于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》、《柳叶刀》等顶尖学术期刊,而写作发表论文需要周期,是否会耽搁信息共享,影响疫情防控推进。
专家基于各自的角度和掌握的信息发布的观点和判断,存在明显差异,常常让人无所适从。
而媒体想让自家的报道更引人注目,更愿意把力量和资源投放到更能引发激动情绪的故事和细节上。
媒体的天性,会驱使着他们不断用更加夸张的方式获取更多关注。如果人们对于惨烈疲劳了,那么必须变本加厉地惨烈;如果人们对戏剧疲劳,那就添油加醋地加戏……马里兰大学新闻学教授苏珊·莫勒尔(Susan Moeller)在《同情疲劳:媒体是怎么售卖疾病、饥饿、战争和死亡的》一书中指出,同情疲劳是一个恶性循环,“它总是需要打破受众的防御,让每件灾难感觉起来比实际更糟”。
(摘自:微信公号“科学大院”文章:《天天刷武汉的消息,越刷越丧应该怎么办?》)
”
前天发了篇文章,《怎样度过这悠长的特殊假期》。借8岁的夸夸和9岁的丫丫画思维导图的故事,想要发出一个提醒:大家可以通过自我设计,让这个不可逃避的假期过得更有意义。但也可以用另一个标题,《9岁小朋友:假如我是武汉市长,一定能赢》。这是事实么?是事实。是主要事实、主要观点么?不是。
“自利优先”是“动物大脑”的底层逻辑,不理解这一点,会有麻烦。
在理解真实需求这件事儿上,西安市做得不错。昨天发布了58个蔬菜供应点,今天就投放了1200吨储备菜。听说盒马今天也要投放27万份包装菜。不知道,今天的菜还会被抢完么?
昨天,西安还宣布了另外一件事,所有出租车公司减免车辆一个月承包费和服务费。这件事做得很及时,已经有其他城市的出租车司机为这笔“防疫期间的份子钱”与政府闹出些不愉快。
昨天发了文章《少看点新闻,少受点伤》。但看到之前万维钢对这类事件的另一个观点,截然不同。“如果你面对过于丰富的信息感到恐慌,那是因为你接受的信息还不够多,因为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够熟悉。”
疫情发展到现在,我确实没有恐慌过,因为很早读过《枪炮、病菌与钢铁》,这两年学习了王立铭的《生命科学五十讲》、薄世宁的《医学通识五十讲》,还把科普大佬卓克的《卓老板聊科技》和《科学思维课》翻来覆去听了几年,现在多少能听懂专家们在说啥了。
临急抱佛脚也没啥不好,如果有愿意让自己“知而不慌”的,不妨了解了解我推荐的这些内容。如果确实没这方面的爱好,又不愿意“少看新闻少受伤”。
也有个适合您的建议:跟下注一样,盯准一个专家,只信他就好了,比如钟南山。关于病毒和疫情,你知道的不可能比他更多,所以,你没有能力判断他是对是错,简单相信就好。
或者盯准几个号,比如果壳、知道分子、科学大院,都是科技宅们做的。这些人比你专业,也比你很认真。听他们的,可以少被不靠谱信息折腾。当然,还有inKr和益读社,因为,我们很可能比你爱学习那么一点点。
大家总想得到确切答复。其实钟南山说的很明确,“疫情1周或10天左右达到高峰,不会大规模增加了。”
香港大学病毒学家金冬雁说,“最坏也没到坏到什么程度,也不会比季节性流感更坏。季节性流感死的人更多,毒性、传播力更大,而且造成的损失也更大。”
(微信公号知识分子:《香港大学病毒学家:最坏的情况要交个底说清楚》)
”
最后,还是诚挚劝一下“抢蔬菜、抢大米”的伙计们:别抢了!
因为,抢多了,吃不了,容易坏。
要么伤钱,要么伤胃,不划算。😂
别抢了!